“马虎”常被人们拿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、疏忽,在学习中,不少家长反映自家的孩子上课或者写作业经常马虎粗心,其实马虎粗心与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关系。注意力是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,把自己的感觉、知觉、理解、记忆、思维等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的能力。孩子学习就好比射击打靶,那个靶心就是孩子要学习的内容,你要打到靶心上,就必须要瞄准。这个瞄准的过程就是注意,没有注意也就是说没有瞄准,就很难正确的击中靶心。
德福心理咨询专家发现,具有马虎毛病的孩子,在学习中常常一心多用,有始无终,学习效率低,做事质量差。马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。也会影响孩子思维发展、情绪健康、和人际交往,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。
克服马虎的方法有很多,但是在如何对待孩子马虎这个问题上,心理专家发现有些家长还存在一些误区:
误区一:孩子主观上不认真学习。
对于部分孩子来说,不是他学习不努力,而是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,孩子的听知觉和视知觉是影响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,这部分孩子说他们粗心,他们是冤枉的。因为不是孩子不想好,而是他的能力没达到。
误区二:片面关注学习习惯,忽视做事条理。
学习上的细心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,而是与生活习惯不可分,那些做事丢三落四,缺乏条理,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,往往在学习上容易粗心。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,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,大一点时,帮着洗碗。
误区三:家长任意的惩罚孩子。
家长的批评,甚至打骂,使孩子心理受到严重的挫折,怀疑自己的能力,缺乏学习的信心,虽然看他坐在桌子旁学习,其实心早就飞了。再比如,家长罚孩子抄十遍书,每天作50道口算题等,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厌倦,失去学习的兴趣,过度单调的重复,引起孩子的反感,欲速而不达。